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学术沙龙】2024年“研途有道 学术沙龙”第十三期
【学术沙龙】2024年“研途有道 学术沙龙”第十三期

活动时间:12月6日(周五)14:00

活动地点:主楼1102

主讲人及主要内容:

(一) 报告题目:京津冀生态系统服务相互作用的时空异质性及驱动因素

报告人:胡玥,自然保护区学21级博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发布SCI论文一篇。

报告内容:以其主要研究内容为基础,从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主要结果方面逐一汇报。

(二) 报告题目:面向生物多样性维持与保护的中国生态韧性网络构建研究

报告人:曹嘉铄,自然保护区学21级博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间发表SCI论文5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最高影响因子7.9。

报告内容:以发表在Biological Conservation期刊的文章为基础,对中国生态韧性保护优先区域识别、面向生物多样性维持与保护的中国生态韧性网络构建、自然保护地生态韧性评估与保护空缺识别等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介绍。

(三) 报告题目:柴达木盆地东部木本植物茎、叶解剖结构的适应性策略及环境解释

报告人:柳思雨,生态学22级博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间累计发表SCI论文1篇,第一作者,影响因子4.3。另3篇SCI在审。

报告内容:以发表在BMC Plant Biology上的文章为基础,介绍柴达木盆地东部灌木地上部功能性状指征的功能策略,以及环境筛选下形成的适应性策略体系。

(四) 报告题目:水文变化下河流碳过程的响应与调控机制研究

报告人:潘玥嫣,生态学22级博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间累计发表SCI论文4篇,均作为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发表,最高影响因子9.8。

报告内容:以其主要研究内容为基础,从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主要结果方面逐一汇报。

(五) 报告题目:新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报告人:王锐锋,自然保护区学22级博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间发表CSCD一篇。

报告内容:以其发表在生态学报的文章作为基础,从区划原则、数据、方法,以及区划结果等方面逐一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