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举办2024年第二期“研途有道 学术沙龙”
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举办2024年第二期“研途有道 学术沙龙”

1月12日下午,“研途有道 学术沙龙”第八期在主楼1102顺利举行。此次活动邀请到了生态学七位硕士研究生,分别结合自己的课题与同学们分享了其科研历程和研究成果。

生态学21级硕士研究生李婉莹同学以“亚东黑耳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为主题,分享了相关内容。

生态学21级的硕士研究生徐维启同学做了关于“北京市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的报告。

自生态学21级的硕士研究生马金鑫就“木材腐朽菌的基因组分析”的主题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课题内容。


生态学21级硕士研究生方雨璇同学报告的题目为“灵芝科药用真菌漏斗血芝的全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向我们介绍了漏斗血芝的全基因组测序,并结合已有的灵芝类真菌基因组数据,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探讨灵芝类真菌的结构以及功能特征。

生态学21级硕士研究生葛士龙同学以“一个滑坡泥石流预报预警系统:搭建,应用与展望”为主题,介绍其课题组与中科院大气所NZC中心合作,开发了一套全国尺度的滑坡泥石流预报预警系统。报告将简单介绍该系统的原理、组成、实际运行效果等,并对今后系统的应用与完善作出了展望。

生态学21级硕士研究生黄开钏同学以塞罕坝机械林场为例,对常见造林树种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群落结构和共现网络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潜在的生态功能进行全面研究。

最后,生态学21级硕士研究生尹岳琦以“三种北高丛蓝莓根内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为题,向我们介绍了用16s测序探究栽培品种对北高丛蓝莓根内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此期“研途有道 学术沙龙”不仅拓宽了研究生学术视野、促进了研究生学术交流,也提高了研究生汇报技巧、表达能力以及交流能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优秀的青年学者将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性成果。

编辑:连鹏

审核:聂丽平